12月17日-18日,安慶市高中英語教師新課程新教材培訓會在潛山中學舉行。我校高二年級英語教師黃姍姍以及高一年級英語教師曾環、劉同睿、王千參加了此次培訓。
在培訓會中既有生動的課例展示,又有專家的教材解讀。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心英語教研員,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標修訂組核心專家,北師大版高中英語教材核心編者陳新忠老師作了以《新課標 新教材 新高考》為主題胡專題講座。陳老師以新教材里的素材舉例,從文本分析、英語學習活動觀、閱讀課程設計、寫作課程設計、讀寫活動設計等方面作了深入的分析和指導,使與會教師感到煥然一新,受益匪淺。我校黃珊珊老師也在此次會議中也為大家展示了一節優秀的閱讀課例,獲得好評。
在本次會議總結中,安慶市教研室英語教研員、特級教師陳俊鼓勵教師做一個思想者,仰望星空定目標,腳踏實地尋路徑。希望大家學好新課標,利用好新教材,迎戰新高考。
會后,四位老師回校將會議內容和收獲、心得體會與全組老師分享,積極推動全組老師對新教材的教法的學習和探討。
參會心得:
黃姍姍老師:新教材活動都已安排好,老師可以按照書上活動進行,可以按照學生的情況因材施教,有選擇胡弱化一些活動;老師對于文本整體胡把握程度非常重要,平時上課不能局限于一課,要有大觀念,看到整個單元的內部聯系,老師眼里有山河,學生才能感受到山河;關注文體,不同的文體開啟不同的思維模式;一切皆可寫,為規范寫作而寫,為愉悅自己而寫;認真研讀新課標,只有研讀了新課標,才能對活動設計有更深的理解。
劉同睿老師:
第一天聽了三位老師的示范課,三位老師的設計都圍繞英語核心素養展開活動,以英語學習活動觀為宗旨設立教學目標。在教研員老師的點評之后更是茅塞頓開。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針對語篇背后的價值取向或作者態度進行分析與論證,賞析語篇的文體特征與修辭手法,探討其與主題的關聯,批判,評價作者的觀點等,加深對主題意義的理解,進而使學生在新的語境中,基于新的知識結構,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綜合運用語言技能,進行多元思維,創造性地解決陌生情境中的問題,理性表達觀點、情感和態度,體現正確的價值觀,實現深度學習,促進能力向素養的轉化。
曾環老師:
我印象最深的是新課標中提到的 “人文性”,它強調英語既是學習的過程,也是激發學生創造力和生命力的過程。人文性意味著應該將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作為課程目標的價值取向,并以此來制定英語課程目標和選擇整合利用英語課程資源。英語課程應凸顯教師的人文關懷,教師將在關注學生英語知識、能力發展的同時更加關心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注重人文關懷和英語教育的感染熏陶作用,實現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
兩天的培訓雖然短暫,但培訓的內容豐富,老師們討論熱烈,這次活動讓我受益匪淺。通過培訓會的實課觀摩和理論引領,我對新教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今后也將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培養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實現教書育人的根本目標。
王千老師:
在聽完三位老師的課堂展示以及專家講座之后,我有以下感悟:英語教師應打開視野,將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與新型的教學方法相結合,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學生是課堂上的主體,因此在英語課堂上,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與老師的主導作用,老師引導學生去思考;在英語課堂上的活動設計上,應遵循新課標的要求,以英語學習活動觀為指導,設計符合學生英語水平的有趣的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淺及深,循序漸進,由學習英語知識到培養思維能力和文化意識;在課堂上多多鼓勵學生開口說英語,因此設計一些小組合作或小組探究型活動也必不可少;老師應多多研讀新課標和新教材,只有老師自己對內容熟悉了,才會更好得將知識傳授給學生。